close

“時代的印跡——《老照片》二十周年紀念展” 巡展在濟南舉辦



由越眾歷史影像館、山東畫報出版社主辦,馮克力、黃麗平聯合策展的“時代的印跡——《老照片》二十周年紀念展”(以下簡稱“時代的印跡”)自深圳首展以來,受到瞭眾多業內專傢、媒體及廣大觀眾的支持與認可。

本展更於2017年12月被文化部評為2017年全國美術館館藏精品展出季優秀項目。有專傢評委稱此次展覽是“一個有溫度的展覽,應該多出去巡展。”為讓更多人瞭解老照片的價值與意義,分享解讀老照片的方法,“時代的印跡”計劃在未來於國內外多個城市舉辦巡回展覽。作為文化部2017年全國美術館館藏精品展出季優秀展覽巡展扶持項目,“時代的印跡”於2018年4月23日至5月9日在山東工藝美術學院美術館舉辦第二場巡展。

風氣之先的上海 晚清時代,剛剛開埠不久的上海南京路,前景是一所照相館,遠近的人都在恬然地面對著眼前的攝影機。 原載《老照片》第32輯

此次濟南巡展除瞭文獻和100張選自《老照片》的精彩瞬間等常規展覽內容外,還特別增設瞭“濟南特輯”。該特輯旨在讓廣大濟南市民透過這些老照片瞭解過去的濟南,照片均為攝於清末至1940年的濟南印象,當中甚至包含瞭1928年的濟南航拍圖。

講述老照片的《老照片》

提及“時代的印跡”,需先瞭解由山東畫報出版社出版的《老照片》。1996年12月下旬,《老照片》叢書第一輯正式出版。甫一問世,即以別開生面的圖書樣式、回望歷史的新穎視角,受到讀者的廣泛歡迎,曾經創下每輯發行30餘萬冊的銷售業績,引發瞭風靡全國的“老照片文化熱”。

張大千的異國情緣 1927年 1927年,張大千與韓國少女池春紅的合影。 原載《老照片》第49輯

之所以創辦這本講述老照片的《老照片》,則不得不先說該社出版的另一本書——《圖片中國百年史》。1994年,山東畫報出版社剛一成立,便出版瞭這本收錄瞭2700多幅記述1894-1994年中國歷史照片的大型畫冊。而在實際的編輯過程中,出版社搜集到的歷史照片共計5000餘幅。

如何利用那些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未能選用的照片便成為當時的編輯們經常討論的話題。同時,他們還希望將在編輯的過程中形成的對老照片的一些特殊感受傳達給讀者——照片展示的歷史是直觀的、全息的,有時一幅照片所透露出來的信息,抵得上千言萬語的述說。

1995年八九月份,時任山東畫報出版社總編輯汪傢明提議出版一種名為《老照片》的叢書,講述照片背後的故事,後於1996年年初委任當時的圖書編輯室主任馮克力專職創辦《老照片》。

模范監獄 20世紀30年代初 山東模范監獄建於1911年,30年代時內設裁縫廠、木工廠等,參加勞動的犯人可獲得相應的報酬。圖為服刑的囚犯在縫制國旗和國民黨黨旗。 原載《老照片》第73輯

該叢書以“觀照百多年來人類的生存與發展”為主旨,“以專欄為架構,同時編發獨立成篇的稿件”,並“采用圖文結合的形式”,將文字量“適當加大”,使“圖、文在總體上所占比例為圖1/4、文3/4”。

同時,在面向讀者的“征稿啟事”中要求“所提供的照片需是20年以前拍攝的,且有一定的清晰度”,且“文章須圍繞照片撰寫”。總之,“照片耐看、文章耐讀,是對稿件的基本要求,但無論怎樣,都要以事實為依據,紀實——這是叢書的靈魂。”

秩序單 20世紀40年代 慶祝雙十節時的節目秩序單,寫有“靜默三分鐘”等字樣。攝於20世紀40年代。 原載《老照片》第93輯

在此後的二十年裡,該書以在當時來說獨有的圖文結合的方式,帶動瞭中國“圖文書”出版的熱潮,從而也為歷史照片這一文化資源的深度開發,走出瞭一條新路。

2009年,《老照片》入選“共和國60年60本書”。入選評語中寫到:“十餘年來,不斷出版的《老照片》以樸素而溫情的獨特方式定格歷史,使我們得以在過去朦朧的霞光中,重新想象遙遠的過去,重新認識和反思富士通冷氣6坪|富士通變頻冷氣6坪切身的社會生活。”

從《老照片》到“時代的印跡”

值《老照片》出版二十周年之際,《老照片》編輯部與越眾歷史影像館聯合策劃此次展覽。談及舉辦此次展覽的契機,越眾歷史影像館執行館長黃麗平表示:“‘收藏、研究、展示流失海外和散落民間的中國歷史影像’是越眾歷史影像館的學術定位,與《老照片》收集記錄‘個人生命和時代記憶’的創舉,是不謀而合的。對於年輕的越眾歷史影像館來說,已有20年豐富影像資料積累的《老照片》是其學習和展示的根本;對於《老照片》來說,多元的展陳和與觀眾即時的互動,是新時代下‘編輯’形式的拓展。”

金陵女子文理學院校園即景 1935年12月30日 1935年12月30日,南京金陵女子文理學院的一位年輕的幼教老師帶著孩子們在草坪上做遊戲。 原載《老照片》第6輯

此次濟南巡展的內容主要由選自文獻、《老照片》的100個精彩瞬間以及新增的“濟南特輯”三大部分組成。與以往展覽不同的是,策展團隊未對展出的100張照片(常規內容)進行分類。這些照片按照拍攝的時間排序,並沿著展廳現場唯一的一條時間線展開。在時間跨度上從晚清至1980年代,內容上既有各時期的重大歷史事件,也有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亦不乏一些並不太常見的名人形象,這些照片及其背後講述的故事近乎是一部中國近現代圖說史。正如胡適先生所言:“古代文人往往不屑記載這種刮刮叫的大事,故一部二十四史的絕大部分隻是廢話而已,將來的史傢還得靠那‘識小’的不賢者一時高興記下來的一點點材料。”(《上海小志·序》)

革命年代的婚禮 1966年11月21日 1966年11月21日,山東沂蒙山區的兩位農村青年胸佩紅花、手持農具和毛主席著作,舉行瞭一場“革命化”婚禮。 原載《老照片》第37輯

此外,由於每張照片背後都有著豐富的歷史信息,在《老照片》中都有相應的文章對其進行詳細的解讀,因此策展團隊在展廳現場設置瞭線上、線下等不同的方式供觀眾自主閱讀。在呈現這100張老照片及背後的故事之餘,本展以胡適在《上海小志?序》中關於“大事”與“小事”的一段論述作為導言,輔以從細節著手分析某張老照片為范例,借此表明本展的價值觀與方法論,分享歷史影像的研究方法以及看待歷史的方式。而且所有展品皆以開放式的姿態接受觀眾的評點,連同手稿也采用既保護原件又可以在上面畫重點寫評論的方式展出,希望引起觀眾的興趣,從而加入收集、記錄和研究影像史的行列。本次濟南巡展還將深圳首展和青島巡展的觀眾留言集合呈現,並在展廳現場留出一面白墻,供觀眾分享自己或傢族的老照片及背後的故事。

“濟南特輯”:清末至1940年的濟南印象

展出的文獻部分包括創辦之初的“《老照片》(叢書)出版構想”和“征稿啟事”等手稿;創辦期間的讀者來信、作者來稿、媒體報道;同時還將集中展示第1輯至第116輯的《老照片》單訂本。

珍珠泉大院 1928年5月22日 這張航拍照核心景象是珍珠泉大院。公署內建築自南向北按中軸線分佈,從大門算起有七進院落,各院錯落有致,清巡撫大堂是中軸線上最宏偉的建築。後院之後是一個遍植樹木的花園,西與濯纓池相通,池中可見古戲臺(今仍尚存)。由濯纓池沿玉帶河上溯,可見一個方形泉池,這就是昔日的珍珠泉,泉池比今天略小。這張照片的涵蓋面積超過瞭濟南老城的四分之一,包括珍珠泉大院東面、東南面的城內建築、新東門和東南角樓——九女樓。從照片中還能看到東圩子墻,兩墻之間有種著樹的小山坡。此外,在珍珠泉大院西面,還能看到王府池子,今天它大致是方形,當年卻是明顯的“L形”。 原載《老照片》第75輯 p126-127

照片部分則重點展示從《老照片》所刊登過的過萬張照片中精選出來的100個精彩瞬間,包括清末的新軍會演和禁衛軍出洋考察;19世紀末的北京城崇文門一帶的風光、開風氣之先的上海南京路、青島前海一線的歐人區;20世紀初山東煙臺某教堂裡內設的育嬰堂、鄉村馬戲團表演、在蘭州舉辦的一次西餐會;20世紀初英國統治下的威海衛;1919年高等學堂的自修室;1929年舉辦的全國首屆國貨博覽會;掃大街的前上海灘“大佬”黃金榮;20世紀20年代山東膠東的某村莊、普通農民傢庭的合影、萊州城和博台中冷氣移機|台中冷氣移機推薦山城的景觀;20世紀30年代初的模范監獄;1938年活躍於敵後戰場的山東省抗戰遊擊隊;20世紀40年代沂蒙山區某地正在野外上課的小學生們;1966年沂蒙山區的一場革命年代的婚禮;1980年山東省臨沂市蘆花市巷的路邊小吃攤;80年代初來中國訪問的前法國總統費朗索瓦?密特朗等等。

1911年的濟南火車站 原載《老照片》第88輯 p127

此外,策展團隊特為本次巡展新增瞭20餘幅拍攝於清末至1940年的濟南老照片,包括1928年的航拍濟南;1903年的小清河濟南段風光;1908-1909年的某外國攝影師拍攝的一組濟南府;1912年的大明湖南岸;20世紀30年代初的趵突泉一角和千佛山;清末和五三慘案後的濟南府城墻;1911年和20世紀30年代的濟南火車站等。


新浪新聞公眾號

更多猛料!歡迎掃描左方二維碼關註新浪新聞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聯毅家電生活館|台中家電行|台中家電行推薦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ltd151jl33 的頭像
    ltd151jl33

    豬寶的網購清單

    ltd151jl3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